首页资讯

中疾控发文详解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

时间:2025-07-29 12:41 作者:月下蝶舞

中疾控发文详解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我国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近期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2025年7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详细介绍了有关基孔肯雅热的11个关键问题,包括传播模式、临床症状以及如何治疗等。

中疾控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生活质量造成显著长期影响。

基孔肯雅病毒如何传播?中疾控表示,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最常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蚊虫叮咬了感染者2-10天后,再叮咬人时,可使被叮咬者感染。

基孔肯雅热会不会引发人际传播,此前也引发公众疑虑。对此,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7月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中疾控7月29日发文强调,“人→蚊→人” 传播链是基孔肯雅热的核心传播模式。患者在发病后第1周内,病毒血症水平高,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风险高,但该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若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高,病毒还可通过输入感染者血液或意外接触感染者血液而传播。极少数情况下,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宫内胎儿感染。若母亲临近分娩处于病毒血症期,也可发生分娩时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中疾控还表示。

对于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中疾控表示,我国非基孔肯雅热常年流行国,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基孔肯雅热的药物,临床主要采取支持性治疗。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上市疫苗,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减少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蚊虫媒介和减少蚊虫孳生地。

据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2025年1月至6月,已有14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约22万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和80例死亡病例。我国于2008年首次发现输入性病例,曾在广东和云南等地引发本地疫情,尚未形成稳定的疫源地。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中疾控表示,目前,疫情正处于防控的关键时刻,公众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等措施。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是此次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重点地区。顺德区卫健局7月25日曾通报,截至2025年7月24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近几日,顺德区仅通报每日新增病例数据。数据显示,7月25日、26日和27日,顺德区每日分别新增273例、310例、323例。

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广东省疾控局7月27日通报,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2940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882例,广州22例,中山18例,东莞、珠海、河源各3例,江门、阳江、肇庆各2例,清远、深圳、湛江各1例。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广东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目前,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Top

1、豪掷95亿!歌尔股份,继续加码“果链”业务

2、A股军工榜:超预期的三个逻辑,a股军工龙头企业

3、阿里给AI To C战略戴上眼镜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floome.cn/CSC/detail/qsaedz.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月下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