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打一辆无人车,让AI帮你写稿子……浦东人工智能发展让“懒人”先享受世界

时间:2025-07-26 11:20 作者:木子心

打一辆无人车,让AI帮你写稿子……浦东人工智能发展让“懒人”先享受世界



站在世博展览馆门口,打一辆“无司机“的网约车到12公里外的张江,让机器人倒垃圾,用大模型写公文……在浦东,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正在加速落地。

记者从浦东方面获悉,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备受瞩目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发展行动方案》将正式亮相,同时还将发放4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如果说,过去智能网联汽车只能在道路上进行测试,那么有了这个牌照,今后它们就可以上路进行商业运营了。浦东已经开放的1000公里测试道路,也将成为AI+汽车的在上海优先“变现”的空间场景。

在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浦东还重磅推出了它专注于人工智能产业的空间载体——模力社区。一年间,以模力社区为引擎,浦东张江区域已经吸引近200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包括底层技术、场景设计、算力支撑等在内的闭环生态圈初步形成。

自动驾驶产业从技术创新走向商业闭环

这两天,在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精心规划的路网内,公众可以通过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网选购“特色活动票”,在场内接驳区域乘坐体验;也可以在上汽智己、小马智行、百度智行、奇瑞汽车各自的预约界面自主下单,在周围指定地点体验智能网联汽车的短途接驳服务。

近年来,为了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目标,浦东持续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创新与落地,汇聚了从芯片研发、算法创新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力量。

2022年,国内首部面向“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出台,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国内首条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也在当年启用。

去年,浦东新区开放了第二批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05公里。今年,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地面道路共583条、758.62公里。目前,浦东已经高标准建设了1000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环境,形成全域覆盖、场景丰富的测试环境,为商业化落地提供规模化验证平台。

此次颁发示范运营牌照后,测试道路也将成为商业服务率先落地的区域。用户可以在金桥、花木、世博等浦东重要功能片区,叫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完成中途跨区域接驳。

同时,浦东方面还设置了浦东国际机场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长途接驳专线,不仅可以实现长距离交通功能,也将充分展示L4级自动驾驶在长距离、多路况、高频次客运服务环节中的稳定性和应用前景,为未来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提供宝贵的实地运行数据与用户反馈。

今年大会期间,浦东推出AI大模型、无人驾驶装备、舱驾融合、智车数据四场主题论坛。论坛上,《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发展行动方案》将正式亮相,还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并发布上海市自动驾驶实训场的建设成果及智能网联超级场景。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出海行动方案》也将推出,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迈向国际舞台。


模力社区“长出”丰富应用场景

深耕AI+办公领域的浦东企业蜜度,现在已经可以通过“一句话指令+材料上传”,快速可生成逻辑完整的初稿;稀树科技带来的高精度全彩3D扫描-打印一站式服务,开启了三维记忆新纪元,让珍贵照片和视频变成可触摸的立体实体……

模力社区发布一年里,这些曾经让人难以想象的应用场景一个个变为现实。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模力社区将率衍因科技等近20家优秀企业亮相,带来生物医药、办公、低碳管理、3D 技术、工业制造、认知智能等多领域的硬核成果。

“AI赋能千行百业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模力社区就是要帮助企业走通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张江科学之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慧看来,要走通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有两个重要因素:场景和生态。

过去一年间,算力、数据、模型,AI产业三大技术底座,在模力社区,都已有了扎实的成果。目前,浦东已部署约 5.5 万卡智算中心,规划新建超10万卡规模的算力集群;同时,张江智能算力服务平台整合了区域内10家服务商的资源,可提供总计超过2.7万P FLOPS的算力,能够满足从初创企业到大型机构不同规模的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

此外,“浦东拥有超过1500家的规上工业企业,以及非常丰富的产业结构,给了场景应用落地的底气。”朱慧介绍,模力社区以张江科学城为“超级场景试验场”,推动垂类模型在智能生产、生命科学、科技金融、城市管理等七大优势领域规模化落地。

而今,在科学智能领域,模力社区实现多点突破:分子之心凭借全球首个产业级AI蛋白质生成大模型,精准率达国际顶尖水平;晶泰科技建成全球最大生物医药自动化实验室集群,物质结构预测技术全球领先;岩思类脑依托华山医院脑电数据库打造全球顶尖脑电模型,设立国内唯一斑马鱼全脑平台,开拓脑疾病治疗新路径。

在应用智能领域,极豆科技开发十余款智能座舱创新产品,与保时捷、小米等25家车企达成合作;羚数智能推出的30余款工业AI智能体,服务振华重工等国央企龙头。

开办人形机器人“训练学校”

今年初,张江迎来了一个特别的 “学校”——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训练场。作为国内首个能同时容纳上百台不同类型人形机器人训练的 “技能学校”,这里正用科技的力量,给机器人 “上课”,为它们未来走进工厂、医院、家庭等场景打基础。

这个训练场可不简单,涵盖了智能制造、民生服务和特种应用三大领域,细分出 10 多个训练场景。不管是工业生产线上的零件搬运,还是医院里的辅助护理,甚至是特殊环境下的作业,机器人都能在这里针对性训练。更关键的是,机器人训练的数据能共享,让它们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能力提升更快。

要让机器人学好本领,离不开厉害的 “教练”—— 大模型。这里有两个重磅模型:一个是和华为一起研发的 “龙腾”VLA具身操作大模型。它学了600多万条数据,包括机器人真机训练的“白虎”数据集和仿真场景的合成数据,再加上华为的国产算力和云训练工具帮忙,部署到青龙、智元等不同机器人身上后,机器人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干活的本事明显变强了。

另一个是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的 InternVLA-A1 模型。它也学了约600万条数据,融合了各种真实和模拟的操作数据,能理解场景、想到该做啥,还能精准完成任务。

机器人学本领全靠数据 “喂”,这里有一套强大的数据平台,从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到定制训练、部署、测试,一条龙帮机器人解决数据问题,不仅打破了数据孤岛,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数据质量,让模型更新更快。

这里还有具身数据采集平台和具身数据管控平台,专门管数据的“收” 和 “管”。为了让数据靠谱,这里打造了“六源融合 + 四层任务 + 异构统一”的采集框架。简单说,就是从互联网、仿真场景、人体动作等六个来源收集数据,按场景、任务等四层结构整理,还通过双重验证保证数据质量,再用三级测试体系检验效果。另外,还有14个子系统和 60 个专利技术撑腰,确保数据采集和管理万无一失。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机器人们也将展示其从浦东这所“技能学校”学到的本领:Butler机器人将化身商超小店员,承担移动取货、结账等工作;青龙机器人将表演打拳;青龙v2.5将在汽车工厂场景里,取料、摆放、操作工具;地瓜机器人将带着国产“大脑”和观众互动递饮料……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市场总监杨正叶表示,希望未来能将训练场模式推广出去。“若有10个同规模训练场,一年可采集1亿数据,就能进一步加速具身智能产业落地。


原标题:《打一辆无人车,让AI帮你写稿子……浦东人工智能发展让“懒人”先享受世界》

栏目主编:茅冠隽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杜晨薇 徐心远

Top

1、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发生4.2级地震,刚才临汾市地震

2、日本“次世代最上”设计出炉,超越054B

3、是谁,让我们越来越笨?,是谁,让我们越来越笨了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floome.cn/DBH/detail/nwolxh.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木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