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救援中的“硬核”力量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 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等影响,近日北京密云等区发生极端强对流天气。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村庄受灾。在抢险救援中,多个部门派出“硬核”力量,借助科技手段排查险情、救助民众。
无人机为光明“探路”
26日深夜,北京密云区冯家峪镇的山谷里,暴雨如注。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运维专责齐帅收到了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的紧急任务:冯家峪镇部分道路中断,因车辆无法进入受灾地区,尽快启用无人机勘查现场,摸排电力设施受损情况。
闻令而动。齐帅与抢修人员龚俊、涂珺钛立即启动准备工作,并按要求于27日中午携带无人机赶赴现场。
一侧是水流湍急的白马关河,一侧是云雾缭绕的高山密林,车辆被迫停在了冯家峪镇琉辛路断路点。三人找到一处空旷之地,翻开手中的地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规划飞行航线,并传输至遥控器上。
随着机翼发出尖锐的轰鸣声,无人机在雨中腾空而起,向山里“挺进”。深山沟壑纵横,雨势忽小忽大,操作员紧盯遥控器屏幕,手指在触控板上熟练操作,设定好点位、高度等参数信息。无人机则沿着预设航线,快速穿梭在杆塔与线路之间,精准捕捉线路和设备运行情况。
“这是我们首次应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它翼展约3米,最大飞行距离100公里,在300米高空飞行,依然能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看清地面杆塔情况,即使在天气恶劣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自主飞行。”齐帅说,在突发情况道路中断时,使用无人机巡视既高效,又减少了涉水爬山的危险。此次飞行覆盖区域达80平方公里,涉及1座110千伏变电站、4条输电线路及上百基杆塔,如果靠人工巡视一圈下来要好几天。
当天,国网北京电力抢修人员共携带8台无人机前往密云冯家峪镇、不老屯镇、石城镇等地区,开展电力设备勘查工作,为后续尽快掌握灾情、排查险情等争取了宝贵时间、提供了精准信息。
直升机“悬停”转运送医
一架警用直升机缓缓降落在北京警航基地内,3名急需就医的密云受困群众27日上午被顺利转移至120救护车内。这是北京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总队派出的警用直升机,前往密云汛情严重山区进行空中勘察任务并转移运送伤员和受困群众。
当天,机组人员得到消息,密云区不老屯镇黄下路上多处道路被冲塌,山里没信号,阳坡地村有3名危重病人急需转运:有79岁患高血压的老人,有需要透析的村民,还有位严重心脏病病人。
救援过程中,机上的任务员观察山区和周围空间情况,不断与飞行员沟通飞机位置。由于当时山区情况比较复杂,现场周围有损坏的电线杆和树木,不具备直升机降落条件,只能通过将直升机悬停的方式,用绞车将群众转移上飞机,并顺利将3名民众送上救护车进行身体检查。医护人员表示,3人身体状态良好,没有生命危险。
高空无人机基站提供临时通信
暴雨发生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从6个省调配无人机、应急通信车和背包基站等设备支援灾区。27日晚19时23分,北京移动调派一架FS100高空无人机基站,在密云太师屯镇起飞,为冯家峪镇、不老屯镇等多个受灾严重村庄提供临时公网通信服务。
该无人机可覆盖约3公里范围,最多同时服务200名用户,并通过卫星远程操控,抗风能力达6-7级。此外,北京移动还向全网用户及重点区域发送近6400万条应急短信,提醒市民做好安全防护。
据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对怀柔、密云、延庆区域用户提供免停机服务,确保受灾群众通信畅通。(完)
|
2、菜鸡互啄?泰国柬埔寨“打烂仗”,但无人机作战水平比美国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