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6 17:01 作者:悠闲小神
苹果,掉队了!,掉落的苹果后续报道
不知不觉间,苹果掉队了。
截至7月25日,英伟达的市值为4.24万亿美元,微软的市值为3.8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为3.19万亿美元。
两相比较,苹果市值比微软少了约0.6万亿美元,比英伟达少了超过1万亿美元。
三家科技公司截至2025年7月25日的市值(单位:万亿美元)
2010年5月,苹果以2200亿美元的市值,首次成为全球市值第一。
彼时,微软的市值为2190亿美元,英伟达的市值只有83亿美元。
此后,苹果市值开始狂飙。
2011年,苹果超过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坐稳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地位。
2018年8月2日,苹果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万亿的公司。
2020年8月19日,苹果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的公司。
2023年7月1日,苹果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3万亿美元的公司。
可以说,在过去的10多年里,苹果是资本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无人可望其项背。
为了更好的说明,我们再来看看三家公司的市值趋势图。
2011年1月-2024年12月三个科技公司市值对比
从中可以看出,苹果的市值,始终保持第一的优势。
但是,与微软、英伟达的优势,被一步步地缩小。
谁能想到,现在的苹果市值,比英伟达少了超过1万亿美元。
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2个阿里巴巴+3个网易+3个京东。
更值得关注的是,与2024年12月相比,苹果的市值还下滑了0.6万亿美元。
差距一步步拉大,意味着苹果彻底掉出资本市场第一梯队。
2023年,美国银行策略师迈克尔·哈特内特率先提出“七巨头”概念。
“七巨头”指的是,亚马逊、Alphabet、苹果、Meta、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
这7家企业,不仅在美股市场上举足轻重,在科技领域也各具特色。
AI浪潮却将分属不同赛道的巨头们“卷”在了一起。
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是企业经营状态的晴雨表。
从长期看,股价、市值等资本市场指标的波动,本质上是对企业经营能力、行业地位、增长潜力的“投票”。
英伟达的市值能够从2011年106亿美元,暴增至现在的4.24万亿美元,正是资本市场对其“AI算力垄断”经营状态的反馈。
反观苹果,今年市值不涨反跌,源于其在AI布局上的掉队。
早在2023年,AI大模型刚刚兴起之际,苹果就已经启动了名为“Ajax”的AI大模型项目,并且在次年开始发布相关论文及成果。
在业界的热切期待下,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不仅上线时间严重延误,即使上线后,体验也未达预期。
直到今天,苹果依然没有拿出让人惊喜的AI产品。
LiveBench国际权威大模型评测榜单
以国际权威大模型评测榜单LiveBench发布的最新一期结果为,美国的Google、OpenAI,中国的阿里巴巴、DeepSeek均在其列,苹果没有上榜。
前段时间,苹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苹果拥有257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不差钱的苹果,为何做不好AI?
彭博社长期关注苹果的记者Mark Gurman在《为何苹果仍未破解AI密码I》一文中直言,高管层的分歧与战略摇摆,是苹果在AI领域落后的关键内因。
在正解局看来,是因为“乔布斯不在场”。
乔布斯去世后,库克接任CEO,苹果的战略重心逐渐从“颠覆式创新”转向“商业化落地”。
苹果现在的经营思路,是在乔布斯制定的框架内“筑牢护城河”。
虽然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地位依然高高在上,殊不知,城外已被AI掀起了一轮轮风暴。
“乔布斯不在场”,苹果缺乏一个“敢于颠覆现有路径”的领导者。
AI时代,苹果需要勇气。
1、人盯人、苦口婆心、高压打骂、找老师,或者亲身示范等等,这些都不一定是正面作用
2、水运即国运5-海权陆权,我们全都要1,水运是陆运费用的多少
3、《明末》这款国产3A游戏,相当于买了款抗日游戏,最后发现自己是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