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我设想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之 “三个少年”

时间:2025-07-29 02:32 作者:林鸢

我设想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之 “三个少年”

电影是关于抗战时期的三个少年。

他们都出生于20年代后半期(1926-1928年间)。一个在日占汪伪统治区长大,一个辗转于四川和延安,还有一个在湖南长大。由于年纪小,都没有参军打仗。

这三个少年不仅遭受了战争的冲击,而且都早年丧父,但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之下,每一个人都健康茁壮地成长了起来,在求学方面表现也很好。

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讲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如何度过少年期的。乍看起来是三个分开的故事,但观众渐渐会意识到他们的命运最终会交织在一起。或许一开始观众会觉得故事比较平淡,但时间越长就越感觉到历史的厚重。这不是简简单单的普通人视角看战争,因为当年普通的少年终究不普通。

抗日题材的东西拍的已经很多了,但我认为还有缺憾。其中之一就是“未参战少年在抗日战争中茁壮成长,不是成为战士而是成为远未来的国家中坚”这件事情好像是个未开发题材。这里面有东西可挖掘。

我还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宏大一点。苏联和美国有没有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未参战少年一代的宏大叙事?其实是有的。苏联的未参战少年大概就是1930年左右出生的那一批人,他们后来也走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美国的未参战少年世代则政治上最终没有接成班,他们被40后跳过了。冷战结束之后到如今美国政坛一直被很多40后把持,克林顿、小布什、特朗普、拜登、佩洛西等都是40后。由此可见,苏联的未参战少年世代和美国的未参战少年世代都成了政治上失败的一代。再反观中国的“未参战少年”,对比多么鲜明啊。

苏联美国的二战史不可谓不波澜壮阔,那么为什么苏联美国的二战经历教育出的一代少年比中国的差那么多?这是个该问但被长期忽视的问题。我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将我们对抗战的认知推向更深的层面。

Top

1、“才发3600,谁生啊?”

2、2025年6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77起

3、说下性问题上的“同意可以撤销”的理论是从哪来的?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floome.cn/GCL/detail/dtfkhk.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林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