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难吃,必须要处死他,难吃死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你能理解Sir看到这个热搜的时候有多困惑吗——
#小当家被处决。
这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小当家?
Sir赶紧搜到漫画,翻到了最新话。
不看不知道,一看......只能说,刘昴星死得不冤。
他最新炮制出的料理,是奶汁炖菜焗饺子。
饺子馅,是豆瓣酱、通心粉、蒜蓉和白菜。
好一个面皮包面条。
而他被判负的理由,是豆瓣酱把通心粉堵住了......
再看对手,太极料理的领头人丁泰凤(鼎泰丰何其无辜)。
做出的料理是一座用通心粉做的管风琴。
评委盘古(是的,神话中的盘古)吃完之后,甚至能返老还童。
讲到这儿,Sir已经无力再吐槽什么了。
一道菜能同时得罪中法意三国,刘昴星被细细切做臊子都算轻的。
不过,这本《中华小当家!极》是作者小川悦司2017年的新作品。
我们的童年回忆,是那个在1997年播出的《中华小当家》动画。
主角刘昴星从亡母阿贝开的酒楼“菊下楼”起步,一路进行料理厨艺对决,收集传说厨具,到最后与黑暗料理界对决。
壳是料理美食剧的壳,核还是传统的少年热血漫。
虽然离谱之处也不少,但,比起后来动辄修仙请神的玄幻对决。
只是揭盖时放一颗闪光弹,已经足够低调。
最近《一饭封神》让厨艺比拼重回观众视野。
Sir也回忆起了曾经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厨艺天才。
看他做菜,可以。
学他做菜,要命。
Sir选取了十道最神奇的“中华料理”,供你回味。
01
魔幻麻婆豆腐
虽然名字有个魔幻,但其实就是普通麻婆豆腐。
刘昴星与母亲曾经的弟子绍安对决。
题目,则要求复现裁判李提督在十年前品尝过的魔幻麻婆豆腐。
要求,是在辣,香,色,烫,麻五味之外,还要复现出“酥”味。
刘昴星以大豆绞肉的方式,击败了绍安在豆腐质感上的努力。
自此奠定了《小当家》系列的三条规则——
第一,但凡大菜,吃完后一定会让食客们进入短时特效,最次也是个山崩地裂,天雷滚滚。
第二,创意比手法更重要,新意比技术更关键。
第三,当刘昴星技不如人时,参照第二条。
02
豆腐三重奏
绍安与刘昴星的第二次对决,主题依然是豆腐。
第一次失败后,绍安远遁黑暗料理界三十多集,然后带着豆腐三重奏回来复仇。
豆腐三重奏,顾名思义,从馅料到面条还有肉渣全都是由豆腐仿制的。
远看只是平平无奇的豆腐炒面。
近看才会发现其所有素材皆来自于豆腐的精妙用心。
Sir尝试了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把豆腐搓成面。
也没想明白怎么能吃出立体声的口感。
真·美味到通感。
倒是评委们为我们贡献了五十二集里最有冲击力的一次吃货脸。
可惜的是,绍安又一次挑战失败了。
理由也很无厘头——因为这道菜不够有新意,他的师父阿贝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做过了。
参照上述第二条,结论为败北。
绍安的两次失败。
第一次,是做得不像师父。
第二次,是做得太像师父。
这上哪儿说理去?
03
面非面
来自刘昴星进行特级厨师考试时的一道考题。
要求以“非面”的食材,做出“面”的形状与质感。
于是有人拿猫耳朵凑数。
有人用土豆粉装傻。
刘昴星则下了血本,以软糯的鲶鱼肉做面条,内里包裹筋道鱿鱼干做面芯,再辅以鲷鱼熬汤头。
一份面条三种鱼,的的确确是最“非面”之面。
但最直接的问题是——
要怎么才能把鱿鱼干塞到面条中还能保证像作品中的面一样纤细。
Sir翻遍了网上尝试复刻面非面的视频,最终得出结论——
拿注射针管把鱿鱼丝一条一条地注射入空心面条里。
△ @up主黑猫厨房
看了看自己的手,想了想眼前的稿子。
算了,还是点外卖吧。
04
彩虹粥
比起上述几道魔幻得各有千秋的料理。
彩虹粥充其量也就是一道加多了荧光剂的五彩粥。
用料也无非红菜、绿豆、南瓜、白松子和龙眼。
甚至比起未能提名的那些料理,比如能站起身的升龙饺子,只是加了碱水就敢起名国士无双的面条,都现实很多。
但,它的意义在于,从此开启了《中华小当家》里医生失业的传统。
因为无论什么疑难杂症,一道药膳就能全部搞定。
看看这喝了粥之后的反应,《龙珠》里的仙豆也不过如此吧。
05
宇宙大烧卖
它来了。
那个一旦提起《中华小当家》,就永远避不开的菜。
为了应对山西解师傅的黄金比例烧卖而做的五十人份面点。
看着名字很唬人,实际上就是把一整只猪包进烧卖里。
没错,整猪。
在蒸之前,先用炭火烤过,勉强算过了对短时间内无法熟透的质疑。
但,评委还得显露一身武功才能吃上。
吃完之后,还附带隔壁圣斗士片场的银河星爆特效。
至于整猪要如何去腥放血,洗净下水。
剧情没有描述。
那会不会到时候宴会上有人吃到多余馅料,露出曹可凡同款表情。
Sir暂且蒙在鼓里。
无论看多少次,Sir都不信这能比黄金比例烧卖好吃。
评价为最黑幕的一集。
06
真鲷大陆图
刘昴星与做菜没赢过,打架没输过的雷恩比试刀工时出产的作品。
以鲷鱼为主料,把鱼肉分割成四块领域,分别对应中国的四大菜系。
鲷鱼背,对应北京菜的烤鸭风味。
鲷鱼肚,拿来和粤菜对标,裹上蚝油与新鲜蔬菜。
鱼中腹,油炸后淋上红油,就是川菜。
鲷鱼尾,用生鱼片包着上海蟹黄,以对应上海菜。
你没听错,直接把鲁菜除名了,甚至是被北京烤鸭顶替的。
07
黄金开口笑
跟宇宙大烧卖齐名的重量级料理之二。
解师傅凭此击败了拥有传承了1600年历史的面团的白罗世家。
本质上是牛肉粉丝包子,但加上特效和玄而又玄的解释之后,就变成了“极高娱乐性的点心”。
可,又要怎样才能做到一捏包子,就发出诡异的笑声呢?
请看解师傅与小当家轮流解答:
看完这层解释,Sir已经完全大脑放空了。
看来当厨师最要紧的,还是得学好数理化啊。
08
银河面
墨鱼汁、洋葱、大蒜做汤底,汤面再撒上磨碎的珍珠粉。
配合极其有韧劲的面条。
在开盖前熄灯,就可以看到一汪天际流火的壮丽银河。
怀着恋情的人儿啊,吃下这两颗相隔银河的星星吧——
煽情到此打住。
没错,配合BGM,剧情里它表现得的确壮丽。
但放到现实里,就是一款纯黑色的海鲜面。
△ @up主猪皮食堂
至于口感……
先别关注口感了,想想吃完那一嘴大黑牙往哪搁吧。
09
彗星炒饭
Sir看了很多遍,也没想明白它和普通的蔬菜什锦炒饭有什么区别。
剧情里的村民吃惯了鲍鱼导致其他营养缺乏,颇有一种《甲方乙方》里尤老板吃惯了山珍海味,要换换口味的幽默。
这道菜的魔幻,不在制作过程,也不在味道。
在于仪式感——
要复刻这道菜,找到一台投石机,只是困难的第一步。
要如何把炒饭精准地投进盘子里,才是最考验人的地方。
10
凤凰水晶
小当家的最后一战,御前的满汉全席。
凤凰水晶则是这场满汉全席的压轴菜。
卷生卷死的荤菜大全里,倒是呈上了一道由去掉头尾的豆芽菜扎成的凤凰水晶。
口感酥脆,清爽开胃。
直接把已经撑的面如土色的皇帝吃成了心宽体胖的魔人布欧。
但Sir去搜了搜现实中复刻的案例。
emmm......
只能说,这就是落魄凤凰不如鸡的具象化表现吧。
凤凰水晶,就是旧版《中华小当家》动画的结局。
后续漫画的故事,变得愈发玄幻。
因为小当家已经开始端出诸如“母亲太阳球”之类的神奇料理了。
而动画,在此之前及时止步,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原作者小川悦司,在开始创作漫画时根本没去过中国。
甚至,他连菜都不会做。
所有的经验,来自于喜爱的电影《少林寺》与附近的两间中华料理店。
作品中存在对中华风的想象与失真,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没有人会说《中华小当家》是刻意抹黑。
相反,我们对这种“理论上存在,但实际中难以复制”的中华风味相当痴迷。
不说别的,就说《中华小当家》的BGM,有多少人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以为是国产的呢。
而这种交流,曾经俯仰皆是。
像是曾经我们出场地,他们出人力和设备的《敦煌》。
老版《三国演义》中,许多盔甲也是向《敦煌》剧组借来的,还带有明显的日本大河剧特征。
光荣公司著名的年货游戏《三国志》里,关羽和诸葛亮的形象,也是照着陆树铭与唐国强来捏的脸。
这些交流,如今看来可能有刻板之处,魔改和违和感也偶有出现。
但,我们无法否认,这种交流,是为了还原各自心中,那厚重的国风。
在日本遇冷的《中华小当家》动画,反而在中国大受欢迎。
然而如今,一切都在极速变化。
《中华小当家!极》早就陷入了和《网球王子》一样的怪圈。
做顿料理,不请来几个神明上身就不叫对决。
天下无敌了,于是天上就来敌。
越来越癫的剧情下是节奏的失控。
从麻婆豆腐热气球,到好吃到让太后满面春色的焖炉烤鸭。
中华风已经彻底变成了点缀用的奇观。
当初刘昴星那句掷地有声的话:
料理是带给人们幸福的东西
如今却让所有观众都对他咬牙切齿。
然而,在这些之外,也许还应该考虑一种可能。
就是我们的文化输出,甚至连自己都没能说服。
反而让这般刻板印象横飞的漫画有了市场。
就像Sir之前讲古装剧仪态时说的那样(传送门)。
大部分的古装剧,甚至连仪态的考据都没能做好。
宅斗,权谋,厚黑学几件套批发式地种入剧情当中。
越来越多的投入,越来越广的宣发,越来越好的设备。
嫡庶神教、穿越吊打、重生复仇。
却再难找到那些宏大的气魄与胆色。
与其在矮子里面拔将军,然后在每一个深夜,对着鲜艳的荧光屏感叹一句从前真是吃太好了。
时不时纠结文化输出为什么要靠外国创作的刻板中国风作品。
倒不如问问自己——
为什么曾经那些古朴,真诚的对乡土、对国风的探索,如今只能供上神台,在一次次的回味和咀嚼中褪去色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1、19岁男生喝农药自杀,不只是为了910块钱,29岁男子喝农药
2、广东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900多万人受益,广东退休养老金调整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