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孙正义投了一碗面,全是科技与狠活,孙正义投资翻了多少倍

时间:2025-07-29 12:50 作者:不详不畏

孙正义投了一碗面,全是科技与狠活,孙正义投资翻了多少倍



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Yo-Kai Express

只说热食自动贩卖机这个产品,就没什么可吸引人的,一个太成熟、又很久没有创新的赛道,即便加上AI技术,也只是更智能化了一些。

林志鸿换了一种思路,把半导体行业用于焊接的回焊炉技术,用到了热食和奶茶自动贩卖机上。这种技术能实现精准控温,因而能实现对不同食材的精准定点加热,类似人工烹煮次序,而不是“一锅炖”。

2016年,林志鸿在美国硅谷创办了智慧餐饮品牌Yo-Kai Express,是全球首个把AI、物联网、半导体制程深度融合的企业,公司有两款自动贩卖机,Yo-Kai Express卖各类拉面、小笼包,波霸奶茶机卖各类茶饮,包括可以调酒。

与市面上机器的区别是,Yo-Kai Express的面和珍珠奶茶都是经过充分蒸煮的,90秒出一碗热腾腾的拉面,45秒制作出一杯珍珠奶茶,口感接近线下店的现制品。而市面上大多机器是用微波炉的加热方式,口感还原度远不够。

埃隆·马斯克在2018年吃过Yo-Kai Express出品的面,随后在Twitter贴文,“Ramen i s sooo good(拉面好好吃)。”



孙正义是个很喜欢吃面的人,且对面的味道、口感都很挑剔,他吃过两碗Yo-Kai Express出品的面后,决定了对Yo-Kai Express的投资,这也是林志鸿获得的第一笔投资。

去年,林志鸿加入了高通的孵化器,并在高通台湾创新竞赛中拿到冠军,算是第一个把高通的旗舰芯片QCS8550落地的团队。今年,林志鸿又加入了英伟达孵化器,5月的亚洲最大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的老婆和女儿还专程到Yo-Kai展位喝奶茶。

Yo-Kai Express不会只卖拉面,林志鸿的目标是要把它做成一个平台,奶茶机器人可以做成一个连锁店模式。“以美国为例,假如我设点到500个,就是全美最大奶茶连锁店。”林志鸿说。



半导体技术

可以用在食品生产上

林志鸿是台湾人,2004年去美国读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半导体行业,后来加入美国日月光集团担任工程师,后者是全球最大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林志鸿在这里最高做到了管理层,完成了从技术到业务再到管理的全链路能力构建。

工程师的特质都是决策能力强,行动上少说多做,把技术想法快速转化为实际成果,他们只要看到问题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工程师创业的优势。

创业做Yo-Kai Express,灵感真就来自他经常半夜吃不到饭。硅谷大多餐厅晚上八点后就关门了,林志鸿经常跨时区工作,每晚都到凌晨两三点,肚子饿了就只能吃汉堡薯条。



林志鸿想吃一碗热腾腾的拉面,能实现这个愿望的只有机器,他画出一张拉面自动贩卖机的设计草图,“但要用一种新的交互方式或产品逻辑去做这件事。”林志鸿说。

市场上不是没有这种机器,日本40多年前就有乌冬面自助贩卖机,但面是用冷藏的方式储存,每天现做再放到机器里,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低,甚至机器有些配件是生锈的。用户下单一碗面,有时还会碰到面条挂在碗边,或者汤会洒出来。美国有咖啡、饮料贩卖机,但没有再出现过新形态的食品贩卖机。

这个行业也很久没有革新了,但市场机遇在,趋势是无人经济,需求是各个场景早出晚归的人。“只有在专业的细分场景满足专业的需求,才有竞争机会。”林志鸿说。

自助贩卖机最核心的问题在加热方式上,市面上的机器大多是微波加热,所有冷冻食材在5-8分钟内一起加热完成,口感不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控温。

林志鸿有点子,用于半导体元器件焊接的回焊炉,能实现精准控温,但行业里几乎没有人把这个技术用在控温拉面,也意味着没有参考标准。

在没有团队时,林志鸿就利用下班时间,半夜自己搭建模组。有了模组再去找人,林志鸿就从身边认识的人开始,跟他们讲这个目前不存在的东西未来要长什么样子, “只要方向是对的,还是有人愿意加入试试。”

控温的关键在食材,每种食材加热、烹煮时长都不一样,不同品类的面对时长要求也不同,比如中国刀削面比较粗,日本福冈面就很细,其他还有荞麦、米粉、线等材料。面、机器、数据,是林志鸿首先要解决的,等于是他要找到愿意合作的制面厂。

创业一年后,林志鸿才在硅谷找到愿意合作做测试的面厂,他们几乎测试了所有品类的面,从5秒、10秒、15秒,这样一点点去测试,最多的一天他们煮过3000公斤的面,“那个面真的是堆积如山。”林志鸿说。



最后写到程序里的流程是,先加热菜、料,然后是面,最后是汤,出餐时间平均90秒。

食材封装好后会先在中央工厂烹煮至八成熟,只剩下最后两成在用户下单后再加热,回焊炉精准控温,能保证每一层的食物加热时间,最后出品的面吃起来就是刚好的口感。

“Yo-Kai Express是在复制拉面店烹煮的流程,只不过是在一个碗里把它完成了。”林志鸿说。

马斯克吃过一次后就在Twitter发文,“Ramen is sooo good(拉面好好吃)。”那是在2018年,Yo-Kai Express刚成立两年,机器设点在特斯拉工厂里。



孙正义吃完面后

5分钟决定了一笔投资

Yo-Kai Express以租赁的方式在美国对外铺开,一台机器月租金4000美元,机器体积不大,很适合放在机场、工厂园区、写字楼、学校、医院等。

一台Yo-Kai Express,最多可容纳50碗预制拉面,按照后台系统统计,人流量多的地方一天要补2到3次,一天大概能卖150碗左右。



2019年,软银投资团队在旧金山看到一台Yo-Kai Express,当时他们觉得这个机器很有趣,在尝过后一碗拉面后又被口感惊艳,就给林志鸿发了一封邮件,想约他见面聊聊。林志鸿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诈骗,因为他没有找软银,更没想到软银会给他发邮件。

在这之前,林志鸿在跟美国硅谷一家风投谈投资,后者计划投资300万美元,就差签合同。收到软银发来的邮件后,犹豫间,林志鸿还是给这家风投发去一封邮件,“要不我再考虑两天。”

林志鸿和软银投资团队约在了加速器Plug&Play见面,那里刚好有一台Yo-Kai Express,他们去了五个人,没有孙正义,林志鸿和软银的人从早上8点聊到晚上8点,团队的评价是,软硬件技术的融合、食物出品质量都超过他们看过的十几家公司。

孙正义是在两个星期后来的,为此林志鸿还特意提前从日本和牛进口商买了一份和牛,做了一份和牛拉面放进机器里。孙正义吃了两碗面,一碗是豚骨拉面,另一碗是和牛拉面,评价“味道非常惊艳。”

“日本一份拉面在美国能卖到15美元到20美元,甚至更贵,有时候还得排队2小时才能吃上。同样的品质,在Yo-Kai Express只要10美元,还不用排队。”林志鸿说。

孙正义很快就决定了这笔投资,“五分钟之内。”这是林志鸿拿到的第一笔投资,为此他推掉了原来谈好的那笔300万美元投资。



从技术上,Yo-Kai Express是全球首个将AI、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深度融合到一台餐饮机器上的企业,除了货是需要人工补外,整台机器完全无人化,所有环节都可以远程操控,包括客户咨询、售后、客服等,“除非断电。”

Yo-Kai Express的边缘运算使用的是高通去年刚发布的8550芯片,是目前安卓系统里运算最快的芯片。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把高通的8550芯片用到食品生产上,大家都在想着用AI去攻克太空、卫星、医疗,或者更高级的物理空间。

去年高通台湾创新竞赛上,林志鸿和团队做的Demo拿下了冠军,算是第一个把高通的8550芯片先实现落地的团队。“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居然可以这样落地。”林志鸿说。也因为这个结果,Yo-Kai Express被邀请加入高通的孵化器。



让黄仁勋女儿站台的奶茶机器

从食品到饮品是一个相通的逻辑,把最难的“面的问题”解决了,做一杯伯牙绝弦就不再是难事。

2023年,林志鸿开始做奶茶机器人,把在拉面机整合出来的技术路径和供应链复制到了奶茶机上。奶茶机器人比拉面机器人对运算的要求更高,高通的边缘算力不够支持奶茶机器人的需求。

去年英伟达GPU技术大会上,黄仁勋发布了Earth-2数字孪生地球模型,演讲里黄仁勋提到,“我的运算能力可以把地球完整的复制在服务器里,去模拟海洋的流动,潮汐温度的变化,动物的灭绝的,一切都可以做到。”

林志鸿的思考是,如何利用数字孪生计算系统,在一个虚拟的24小时空间里实现成千上万的运算,这是提升效率的关键。

今年4月,林志鸿被邀请加入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黄仁勋的女儿黄敏珊是Omniverse的负责人,后者是英伟达打造的物理仿真平台,林志鸿直接跟黄敏珊对接。



黄敏珊(左三)

大多奶茶自动贩卖机做不了珍珠奶茶,或者只能用其他小料替代珍珠,林志鸿的AI奶茶机器人可以做。胶囊封装技术可以让珍珠在常温下储存12个月,用户下单后,珍珠是在机器内现煮,30-45秒就能做出一杯奶茶,“嚼起来的口感就跟在店里吃到的一样。”

在这台奶茶机器上,基底配料排列组合有400多种,除了能做奶茶、咖啡,蛋白饮、鲜果汁都可以做,甚至还可以调酒,标志着自动售卖机从单一商品售卖向多功能烹饪设备的升级。5月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黄仁勋的老婆和女儿还专程去Yo-Kai的展位点珍珠奶茶喝。

林志鸿在美国,他看到的趋势会和我们有点区别。中国很多奶茶品牌都在往美国开,是因为美国没有大的奶茶连锁店,最大的奶茶店也才开到300家,机会太明显。其次,美国的线下经济业态丰富、利润高。

“如果我们的机器设点到500个,那我们就是美国最大的茶饮店。”林志鸿说,品牌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做到好喝、接近消费者、有复购。

在美国开一家喜茶最少要60万美元,一天要卖到350杯-550杯才有可能不亏钱,如果租一台奶茶机器,一天能卖到七十几杯就能实现收益平衡。



孙正义帮公司开启了国际化

软银的这笔投资过程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在他来的前一个晚上,拉面机器出了问题,突然不工作了,林志鸿和团队一直搞到凌晨三点才解决。

好印象再加几分,团队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使命必达的拼劲,是软银的人觉得最难能可贵的。孙正义投资后,对林志鸿说,“你不应该只做美国市场。”

2021年,Yo-Kai Express落地台北,打开了美国以外第一个市场。一年后,林志鸿签下和日本拉面品牌一风堂的合作,这个合作谈了三年,日本企业对品质、细节要求都很高,Yo-Kai Express中间更新迭代过几次,直到达到一风堂对面条口感的要求标准,才终于上架Yo-Kai Express。



“这是我打过的最难打的市场。”林志鸿说。2022年当年,Yo-Kai Express落地日本羽田机场。

如果没有疫情,林志鸿会再早两年落地日本,借助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机会官宣,当时他已经签下和奥运选手村的合作,用了半年多时间全力准备这次合作,但在林志鸿飞到东京的第二天,奥运会宣布延期,当天也是Yo-Kai Express的原定发布会日期。

亚洲是林志鸿很看重的市场,多元化消费场景,无人经济的市场教育成本低。“缺工”也是林志鸿提到比较多的一个词,“这个问题不只有欧美有,亚洲也存在。”

2023年,韩国第二大食品集团圃美多投资Yo-Kai Express,合作开发拉面新菜单,借助前者的渠道资源,Yo-Kai Express进入韩国市场。新加坡也是一个投资优势很明显的国家,国际化水平高,劳动力短缺,政府也在力推无人化,林志鸿已经签下几个点位,今年会推动进入新加坡市场。

对比日本,泰国是目前最容易打进去的国家,这里高度国际化,对各国食物的接受度高,晚上有路边餐饮场景。只要做到标准化,就能在消费群体形成传播。落地泰国两个月后,林志鸿目前在跟当地一家上市公司谈合作。

与拉面机器人的出海逻辑稍有不同。重点做美国、亚洲、东南亚市场之外,林志鸿还把奶茶机器人推进了印度、迪拜等市场。印度是人口大国,市场有一定封闭性,茶饮会比食物更容易打进去。迪拜是因为气候原因,茶饮的消费频率会高于热食。

目前,Yo-Kai Express已经在全球8个国家/地区设点超过260个,美国占比最多,有150多台。奶茶机器已有的订单有500台,下半年会进入马来西亚、墨西哥、澳洲、加拿大、法国、巴西等市场。

软银投资的时候,曾问过林志鸿有没有考虑进中国,那个时候林志鸿是保留的态度。“中国太大了,餐饮外送也很成熟,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很不容易存活。”今天这个难度还在加大,外卖大战把餐饮拉到历史最低价。

不太受外卖影响的场景可能是林志鸿的机会,比如学校、医院,或者再偏远一点,被外卖巨头们漏掉的地方。去年,林志鸿开始来大陆考察市场,他去过深圳,也到过上海,接触到一些有合作意向的品牌方。

“我们会找有运营能力的公司来做,不会贸然跳进去。”林志鸿说。



奶茶机器还是卖奶茶

拉面机器人不只是卖拉面

虽然是工程师出身,但林志鸿有极高的商业敏感度,“这就是从错误中学习。”林志鸿说。

赶着全球茶饮热,林志鸿今年的目标会先把茶饮作为重点推进,中国茶饮品牌都在出海,是因为海外市场想象空间足够大,中国奶茶已经到了2.0甚至3.0时代,海外还在珍珠奶茶阶段,有被重新教育的机会,现在是挤进这条赛道最好的时间。

林志鸿还进入了外卖赛道,两个类型机器都上线了GrubHub、Uber Eats、DoorDash等外卖平台。林志鸿有一套算法,远端监控骑手位置,等骑手还有3分钟到达时,才会让机器加热食物,确保骑手拿到手的餐是刚加热好的,这样送到消费者手里口感不会有太大差距。



大多数人都不会太在意夜间餐饮,10点以后还能配送的餐饮店很少。但林志鸿觉得“这一块市场相当大。”从上线那天,奶茶和拉面机器都是24小时在线,“目的就是把所有时间都衔接好。”林志鸿说。

对于拉面机器人Yo-Kai Express,林志鸿的目标是把它做成一个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的生态,类似淘宝、亚马逊,Yo-Kai Express卖面也可以顺便给品牌方打个广告,消费者吃完对产品有兴趣可以在Yo-Kai Express商城上下单,即时送到家。

对于品牌方来说,会多一条销售渠道,还能更直接、精准的触达消费者。这也是韩国圃美多投资Yo-Kai Express的原因,在此之前,圃美多的销售渠道就是在便利店或超级市场现煮试吃,再引导到自己的货架。

“拉面机器人也不只是煮拉面,也可以煮饺子。”林志鸿说。

便利店也是林志鸿拓展生意的场景。公司推出了适配便利店的桌面设备,不带冷冻柜,也没有储藏空间,只是个智能加热设备。现在这台桌面设备在和日本的7- Eleven合作,反馈是口感比一般便利店里卖的即食冷藏拉面要好很多。

“这个模式也一定可行。”林志鸿说,公司已经拿到100台的订单。

林志鸿还有更大的计划,量产自动无人车,里面搭载烹煮加热和储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间移动的餐饮店。它有三个模式,第一种是用户招手即来。第二种不定点的巡回模式,哪个场景在哪个时间点人流大就去哪里。第三种是线上下单,路上煮饭、送饭上门。

这种自动无人车在2022年生产过一台,当时是为了在美国橄榄球赛上做宣传,但造价太贵,一台要30万美金。等成本能再降一降的时候,林志鸿再回来开发这一块业务。

现在,林志鸿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把拉面机器人和奶茶机器人的设点增至18个国家/地区,750多个站点,在美国先实现盈利。到2030年整体能铺到2万台,收入做到40亿美元。

“未来的餐饮竞争,本质上是效率与温度的博弈。我们要用AI的精准,去对抗这个时代的焦虑。”林志鸿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op

1、“不能让牌子一挂了之” 生态环境部对两个创建示范项目施行全周期动态监管

2、美国纽约市中心枪击事件致5死多伤,美国纽约市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至少 10 人受伤

3、东莞疾控提醒,这些区域存在疫情传播风险→,东莞出现疫情区域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floome.cn/KIB/detail/knmaur.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不详不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