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防长担忧:伊以冲突证明,美国及盟友未准备好抵御导弹饱和攻击
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犹太研究所(JINSA)的一项研究,6月13日至24日期间,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574枚导弹。尽管以色列和美国采取了拦截措施,仍有部分导弹成功突防。
研究中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尤其是美军人员在以色列及海湾地区操作的“萨德”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萨德”设计用于拦截短程、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每枚拦截弹造价1270万美元,虽然昂贵,但仍远低于每枚2800万美元的“标准”3 Block 2A型拦截弹。
JINSA报告称,在本轮伊以冲突中,“萨德”成功拦截了47.7%的伊朗导弹,拦截率之高出人意料。然而,为此美国消耗了至少14%的“萨德”弹药库存。按当前生产速度推算,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需耗时约8年才能补足库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知道“萨德”击落了92枚伊朗导弹,但不清楚发射了多少枚拦截弹。所谓“耗尽14%库存”仅指成功实施拦截的发射弹数量,并非总的发射数量。若以多发拦截一个目标计算,则实际库存可能比报告显示的更低。
以色列拥有“箭-2”和“箭-3”拦截系统,其中“箭-3”能够在大气层外执行拦截任务。以色列称在此次冲突中拦截了200余枚伊朗导弹,另有258枚导弹因被判定不会击中人口密集区或关键基础设施而未进行拦截。
以色列和美国方面宣称,有57枚伊朗导弹突破防御并造成了破坏。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6月18日曾表示,伊朗在“真实承诺-3”第11阶段行动中使用了“法塔赫-1”高超音速导弹,多次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完全控制了”以色列领空。
这也表明,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无法保卫自己的领土。“萨德”在保卫以色列方面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爱国者”系统在此次冲突中也发挥了作用,主要用于保卫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冲突最后一天,伊朗向该基地发射了14枚短程和中程导弹,美国发射了30枚“爱国者”拦截弹,拦截了14枚导弹中的13枚。有1枚导弹突防造成破坏。
至于未来,布莱恩总结道,美国及其盟友尚未充分准备好应对导弹饱和攻击,防御覆盖不足,难以保障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空军基地、港口、后勤与工业设施的安全。
本月初,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一度下令暂停向乌克兰运送部分武器。一名匿名知情官员透露,国防部审查发现,此前承诺提供给乌克兰的部分武器库存已处于低位,因此部分待运武器将暂缓运送。据悉,对乌军援外,美国近期还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提供军火并参与对伊朗空袭等,导致军火库存快速下降,军工生产难以弥补需求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昔日盟友、亿万富翁马斯克交恶后,致力于推动政府摆脱对马斯克旗下SpaceX的依赖。三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正在扩大寻找合作伙伴以建设“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吸引亚马逊和大型国防承包商参与。
对于美国所谓的“金穹”计划,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回应称,该计划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战手段,包括研发、部署轨道拦截系统,具有浓厚的进攻性色彩。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执迷于谋求自身绝对安全,违反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损害全球的战略平衡和稳定,中方对此严重关切,我们敦促美方尽早放弃发展和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以实际行动增进大国战略互信,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纵深 释放发展新活力
3、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促进农产品销售 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