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副防长担忧:伊以冲突证明,美国及盟友未准备好抵御导弹饱和攻击
“萨德”设计用于拦截短程、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每枚拦截弹造价1270万美元,虽然昂贵,但仍远低于每枚2800万美元的“标准”3 Block 2A型拦截弹。
“萨德”拦截弹采用动能撞击技术,战斗部没有炸药,拦截高度最高为约92英里(148千米),因此无法执行高度为310到620英里(498千米至998千米)的大气层外拦截任务,但以色列的高空拦截系统“箭”-3具备这样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仅知道“萨德”击落了92枚伊朗导弹,但不清楚发射了多少枚拦截弹。所谓“耗尽14%库存”仅指成功实施拦截的发射弹数量,并非总的发射数量。若以多发拦截一个目标计算,则实际库存可能比报告显示的更低。
布莱恩表示,这些信息表明,伊朗超半数的导弹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精度问题;同时也说明以色列的拦截弹库存和发射装置存在不足。显然,以色列已意识到这一短板,但它需依赖美国的制造能力来弥补缺口。
这也表明,没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无法保卫自己的领土。“萨德”在保卫以色列方面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爱国者”系统在此次冲突中也发挥了作用,主要用于保卫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冲突最后一天,伊朗向该基地发射了14枚短程和中程导弹,美国发射了30枚“爱国者”拦截弹,拦截了14枚导弹中的13枚。有1枚导弹突防造成破坏。
这实际上意味着,拦截每枚来袭敌方导弹至少需要发射2枚拦截弹。由于美国及其盟友极度依赖“爱国者”系统,拦截弹供应短缺造成了不小影响,比如美国为了支持以色列而停止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
至于未来,布莱恩总结道,美国及其盟友尚未充分准备好应对导弹饱和攻击,防御覆盖不足,难以保障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空军基地、港口、后勤与工业设施的安全。
美国的工业基础显然无法应对挑战,不仅缺乏足够工厂,而且生产效率低下。五角大楼仍依赖现有工厂下订单生产导弹,而非真正改革制造体系,以匹配中俄伊的弹药生产能力。
对于美国所谓的“金穹”计划,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回应称,该计划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战手段,包括研发、部署轨道拦截系统,具有浓厚的进攻性色彩。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执迷于谋求自身绝对安全,违反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损害全球的战略平衡和稳定,中方对此严重关切,我们敦促美方尽早放弃发展和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以实际行动增进大国战略互信,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泰国发狠拒绝中美斡旋,洪森这次是玩脱了,柬埔寨求助安理会介入,柬埔寨洪森几岁
3、确诊超4000例,基孔肯雅热啥来头?中疾控专家回应,基孔肯尼亚病毒感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