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9 05:56 作者:是邪
关于Manus,谷歌前主管、顶级VC和SaaS产品负责人怎么看?,谷歌职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君,作者:硅兔君,原文标题:《一场关于Manus的闭门会议纪要:谷歌前主管、顶级VC和SaaS产品负责人说了什么?》
过去一周,AI创投圈的目光被一份略显另类的万字长文牢牢锁住。主角是Manus,一家曾被寄予厚望的明星Agent创业公司;背景是其刚刚清空国内社交媒体,决然“撤出”中国市场的商业动作。
然而,创始人季逸超发布的这篇题为《AI智能体的上下文工程:来自构建Manus的教训》的博客,却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关于裁员、迁址、商业模式的敏感话题,选择了一场纯粹到近乎“枯燥”的技术复盘。
这番“答非所问”,在行业内激起了远比新闻本身更复杂的涟漪。有人视其为天才的技术献祭,有人斥其为回避问题的公关辞令。为此,我们紧急组织了一场闭门快评会,链接了三位身处硅谷风暴中心的一线专家。他们分别代表着“资本”、“技术”和“产品”这三个决定AI项目成败的关键视角。
以下是这场对话的详细纪要。我们相信,他们从各自实战经验中提炼出的观点,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当我花一个小时读完这篇长文,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在读技术博客,而是在看一份精心撰写、逻辑缜密的‘反向路演’(Reverse Pitch)。它没有问我要钱,却句句都在告诉我‘为什么未来应该投我’。这比我最近看过的90%的商业计划书都要高明。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投资人的视角,把这篇长文拆解成三个核心价值主张:
首先,是‘战略性务实’,主动摆脱了资本泡沫的绑架。
过去一年,太多团队为了融资,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动辄就要‘重新定义’、‘自研基座’。这在资本充裕时是有效的叙事,但在今天,理性的投资人最怕的就是无谓地烧钱。季逸超开篇就坦承基于上一段创业经历,决定放弃自研模型。
这在投资人听来,无异于一份‘资本效率承诺书’。它传递的信号是:我们团队深刻理解边界,懂得聚焦,不会将宝贵的资金浪费在赢不了的军备竞赛上,而是要用在刀刃上。这种基于惨痛教训的清醒,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产。
其次,是用‘过程性资产’重新定义了技术护城河。
这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他毫不避讳地展示了团队所经历的4次底层框架重构。这在很多创业者看来是‘弯路’,但在我们懂行的投资人看来,这恰恰是团队最宝贵的‘过程性资产’。为什么?因为在AI应用层,最终的产品形态或许可以被模仿,但通往这个产品形态过程中所积累的、对于失败的深刻理解(know-how of failure)是无法被复制的
他等于是在告诉我们:‘所有你们能想到的、通往稳定Agent的简单路径,我们都试过了,并且都失败了。我们现在选择的这条看似复杂的路,是唯一走得通的路。’这种由无数次试错沉淀下来的工程经验,才是应对大模型不确定性的真正壁垒。评估这种壁垒,你无法通过看代码或产品demo,只能通过和真正懂行的工程师对话来验证。
最后,是为‘全球化叙事’找到了一个坚实的技术支点。
他通篇讲的‘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其实是在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后大模型时代,AI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他的答案是:将模糊的人类意图,精准翻译成机器可稳定执行的工作流的能力。这是一种普适性的、跨越文化和市场的核心能力。
通过将公司的核心价值锚定在这样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上,他巧妙地将其撤出中国的商业行为,从一个区域性的‘战败’,重塑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转移’。
他等于在说:‘我们锤炼出的这套工程技术,在中国市场这片红海里无法获得与之匹配的商业回报,所以我们要去北美,寻找更成熟的企业软件市场和更优质的付费客户来验证它的价值。’这让整个故事的格局瞬间打开,也为下一轮的国际融资铺平了道路。
所以,总的来说,这篇长文是一次卓越的预期管理和价值重塑。它过滤掉了那些只想听短期商业故事的投机者,而精准地吸引了那些有耐心、能理解深度技术价值的长期资本。”
“读这篇文章,我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因为它太像我们内部的Post-mortem(事后复盘报告)了。每一个踩过的坑,每一个看似奇怪的决策,背后都是血淋淋的工程现实。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季逸超描述的挑战,不是Manus一家的,而是整个行业在构建可用、可靠的Agent系统时共同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我愿意将‘上下文工程’这个概念,更进一步地解释为‘AI时代的确定性编排艺术’。
大家必须明白,当前的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极其强大的、但不稳定的‘概率引擎’。你每一次调用它,都像是在开一个‘盲盒’,结果可能惊艳,也可能离谱。而Agent的使命,恰恰是要求在一系列连续的、相互依赖的步骤中,实现‘确定性’的结果。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如何解决?Manus的4次迭代,其实就是一部与这种‘不确定性’搏斗的史诗:
第一阶段,可能是天真的‘提示词工程’。 以为靠一些精巧的prompt,就能让模型指哪打哪。很快就会发现,对于复杂任务,这套方法脆弱不堪,模型稍微‘自由发挥’一下,整个任务链就崩溃了。
第二阶段,引入‘工具调用’(Tool Calling)和‘状态机’。 这是业界的标准进步。开始让模型不再是唯一的执行者,而是变成一个‘调度员’,去调用更稳定的外部API或内部函数来完成确定性任务。但这立刻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管理任务状态?如何从工具执行失败中恢复?这需要复杂的工程设计。
第三阶段,构建‘反思’与‘验证’循环。 就像文中所说,Agent需要能‘反思’自己的行为,评估任务的完成度,甚至主动进行修正。这在学术上叫ReAct(Reason + Act)框架。但工程实现上,这意味着更高的延迟、更复杂的逻辑和指数级增长的Token消耗。成本和性能的平衡,成了一场噩梦。
第四阶段,也就是他们现在的‘局部最优解’。 即,将一个大任务,拆解成多个由不同‘子Agent’负责的模块。每个子Agent的职责更单一,其内部的‘上下文’也更可控。比如,一个Agent专门负责理解用户意图,一个专门负责规划步骤,一个专门负责调用工具,还有一个专门负责生成最终报告。它们之间通过高度结构化的数据进行通信。这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换来了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的提升。
所以,不要再简单地把AI应用开发等同于‘调API’了。真正的挑战,在于你如何用传统的、确定性的软件工程方法,去驾驭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AI核心。这需要一种全新的工程师画像:他们既要懂算法和模型,又要精通分布式系统、状态管理和鲁棒性工程。
季逸超把这个过程公开,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巨大贡献。它告诉所有人:在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漫长道路上,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无数个具体、繁琐、甚至有点‘脏’的工程问题。谁能在这里建立起体系化的优势,谁才能在AI应用的长跑中活下来。”
“如果说前两位专家解读了‘如何做’和‘做得好不好’,那我更关心的是‘为谁做’和‘值不值得做’。这篇长文,在我看来,是一份典型的‘产品战略失败复盘’与‘未来产品路径宣言’。
其核心,是从‘横向通用工具’到‘纵向深度解决方案’的艰难转型。
过去几年,受ChatGPT成功的冲击,太多团队(包括早期的Manus)都陷入了一个‘水平陷阱’:试图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通用AI助理。这个故事在吸引眼球和早期用户上很有效,但在商业化上却是一条死路。为什么?
价值模糊:一个什么都能做的工具,往往意味着在任何一个具体场景下,它都做得不够好。用户很难为其定义一个清晰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很酷,但不是必需品。
信任赤字: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说,他们无法将核心工作流托付给一个行为不可预测的‘黑盒’。通用Agent的‘自由发挥’是商业应用中的天敌。
付费困难:用户愿意为解决一个‘具体痛点’付费,但很难为一个‘通用能力’付费。你很难去衡量它到底帮你节省了多少时间,或创造了多少价值。
Manus的经历,完美印证了这一点。而季逸超长文中反复强调的‘上下文工程’,从产品经理的视角翻译过来,就是 ‘构建深度嵌入用户工作流的垂直解决方案’。
‘上下文’是什么?
对于一个软件开发者,上下文就是他的整个代码库、API文档、项目管理工具。
对于一个金融分析师,上下文就是他的彭博终端、公司财报数据库、宏观经济模型。
对于一个律师,上下文就是他正在处理的案件卷宗、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判例库。
未来的AI Agent,必然不是一个独立的APP,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无缝融入到这些已有的、成熟的专业软件和工作流之中。 这要求Agent必须放弃通用性,转而追求在某个垂直领域的极致深度和可靠性。
这个战略转型,也完美解释了他们‘撤出中国,转战海外’的商业决策。这并非两种市场的优劣之分,而是两种‘产品-市场匹配’(Product-Market Fit)逻辑的选择。
国内市场在C端应用创新上领先,但在B端企业软件的付费习惯和成熟度上,与北美市场存在差异。对于一个需要深度集成、高客单价、长销售周期的垂直SaaS产品来说,北美无疑是现阶段更容易找到‘种子用户’和实现‘价值验证’的土壤。
因此,Manus的故事给所有AI产品人的启示是:不要再迷恋于构建下一个‘贾维斯’。沉下心来,选择一个你足够了解的垂直行业,去真正理解那个行业从业者的‘上下文’,用AI技术为他们打造一把无可替代的‘手术刀’,而不是另一把华而不实的‘瑞士军刀’。这才是AI应用层商业化的真正出路。”
听完这三位专家的深度剖析,我们再回头看Manus事件,它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商业新闻,而成为了一个棱镜,折射出当前AI应用浪潮下,资本、技术与产品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动关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君,作者:硅兔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628058.html?f=wyxwapp
1、罗马仕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原控股股东宣告解散,安普瑞斯 电池
2、意天空:波尔图有意鲁加尼,但尤文并不想将他出售,意天空否认加图索将执教尤文 双方没有任何
3、2024年超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退税1400年收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