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6 15:15 作者:野蛮阿三
李渔与袁枚:一个教你搞钱,一个教你精致,李渔的著述
人之一生,他病可有,俗不可有。——李渔
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袁枚
当泡泡玛特用盲盒撬开Z世代的钱包,当蜜雪冰城靠3元柠檬水卷翻茶饮界——你可知道,这两场当代商业奇迹的底层逻辑,早被三百年前的两个古人玩明白了?
明末落榜书生李渔(1611-1680),科举失意后转身搞剧本杀(戏曲巡演)、开出版社(芥子园书肆),活成古代版的“文化商人天花板”;
清代辞官县令袁枚(1716-1797),33岁躺平改民宿(随园开放)、做美食博主(《食单》爆更),堪称文人界“精致IP开山鼻祖”。
他们一个从市井烟火里捞金,一个在风雅情调中变现,用截然不同的活法证明:高考成绩单锁不住人生上限,会搞钱的人永远能在生活里找到风口,懂精致的人终将把日常过成爆款。
从落榜书生到CEO的逆袭:
科举失败?那就自己造风口!
李渔用三百年前的人生证明:高考失利并非人生终点,另辟蹊径同样能书写传奇。就如当代的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高考后进入民办本科院校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在传统学历评价体系中并不亮眼,但他凭借对潮流文化的敏锐洞察,打造出市值千亿的潮玩帝国,成为河南新首富。
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1996年参加成人高考进入河南财经学院,上学期间便开启创业之路,最终缔造了茶饮界的传奇。
李渔在科举之途受挫后,没有在失意中沉沦,而是转身踏入文化商业领域,成为全能型的跨界达人。
李渔堪称跨行业搞钱天才:考不上举人就组戏班巡演,写不出八股文就搞通俗小说,连家具都能设计成“暖椅”专利款。在当时,他身兼数职,既是戏曲理论家,在《闲情偶寄》中首创“结构第一”“立主脑”等创作原则,构建中国戏曲理论体系;又是通俗文学大师,《十二楼》《无声戏》以市井题材讽刺世情,被鲁迅赞为“机锋犀利”。
放到如今,他就像玩转短视频矩阵的操盘手,精准把握大众喜好,不断输出爆款内容,又如同家居KOL,凭借独特设计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如王宁在创业初期,不断尝试不同业务,从文创到潮流杂货铺,最终找到潮玩这个赛道。张红超在创业过程中,从摆摊卖刨冰,到开设家常菜馆,再到专注于茶饮,不断调整方向。李渔以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谋生不必靠编制,卖文也能活成诗。”
他更是内容创业老祖宗:《十二楼》靠反转剧情爆火,《风筝误》用误会梗收割票房,连《芥子园画谱》都做成“绘画界小红书”——用户喜欢什么,他就量产什么。
在那个时代,他就深谙用户思维,明白创作要直击受众痛点。戏曲创作时将“结构第一”放在首位,就如同现在短视频创作先抓剧本再谈画面,只有精彩的内容才能吸引观众。
这一点和蜜雪冰城以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如2元蛋筒冰激凌、3元柠檬水等,满足大众对平价美味饮品的需求,从而吸引大量消费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泡泡玛特推出的Molly系列盲盒,以圆嘟嘟脸蛋、大眼睛的可爱形象,搭配盲盒这种充满未知惊喜的形式,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喜好。李渔用行动诠释——结构第一,词采第二——剧本烂过抖音,谁看你的风雅?
把俗事做成雅事的哲学:
“穷到吃土也要吃出仪式感!”
李渔的饮食观独树一帜:“蔬食第一,肉食者鄙”,但蒸鱼必须“即杀即烹”。他反对奢靡,讲究食物的“鲜”与“本味”,这与现代轻食主义不谋而合,放现在就是“轻食主义+生鲜冷链”的先锋。
他深知饮食的真谛并非在于食材的昂贵,而是对食物品质与口感的追求。
就像李渔所倡导的,即使是简单的食材,也能通过用心烹饪,呈现出绝佳的风味。饿莩与饱饫不同——吃饭要爽,更要懂得消化人间烟火。
在居住方面,李渔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智慧。芥子园巴掌大的地方,偏要搞“壶中天地”,沙发能当书柜,茶几藏着炭炉,活脱脱古代IKEA样板间。他将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把实用功能与审美完美融合。
在现代,不少年轻人面临租房空间小的问题,便借鉴这种多功能设计思路,打造出兼具居住、收纳、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小窝。这与泡泡玛特在店铺空间设计上,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展示潮玩,营造出独特的购物氛围类似。
李渔证明了,房子小不是病,不会折腾才是俗。
从朝廷命官到生活网红:
“33岁辞官搞自媒体,这波操作我服!”
袁枚的人生比爽文更野:他本有大好仕途,却在33岁主动辞官,转身投入到生活艺术的创作与经营中,如同当代一些人毅然辞去稳定工作,投身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自媒体领域。
他堪称文人界的流量密码:将随园改造成“江南第一网红打卡地”,门票收费还能接“诗文商演”;收女弟子、写美食博主同款《食单》。在当时,他就懂得利用自身的文化影响力,打造个人品牌。
随园不仅是他的居所,更是一个文化IP,通过开放园林供人游览,举办文人雅集,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与游客,形成了“流量变现”的雏形。
这就如同现在的小红书博主,凭借独特的生活方式分享,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进而实现商业变现。袁枚用行动表明——不作公卿非无命,只是懒得卷体制。
袁枚还是性灵派的反内卷宣言者:写诗骂“格调派”迂腐,主张“诗者,人之性情也”。在当时的文坛,他敢于打破传统,追求个性与真实。就像在当代社会,许多人在各种规则与标准下逐渐失去自我,而袁枚鼓励人们摆脱束缚,回归本真。
这与当下年轻人追求“拒绝人设,做真实的自己”的理念相契合。他收女弟子,挑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展现出反规训的勇气。“苔花如米小又怎样?偏要学牡丹炸场!”
把雅事做得接地气
“燕窝不如豆腐鲜,这才是吃货的终极浪漫!”
袁枚的饮食美学别具一格:《随园食单》强调“味欲其鲜,趣欲其真”,记录“虾油拌豆腐”比鲍参翅肚还香,堪称当代“米其林平替”测评博主的祖师爷。
他认为,美食的精髓在于食材的本味,不在于食材的贵贱。这与现代“轻奢”消费观一致,注重品质与体验,而非单纯追求品牌与价格。
蜜雪冰城以平价美味的产品,让消费者用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饮品,满足了大众对“性价比之王”的追求。泡泡玛特推出价格亲民的盲盒产品,让更多年轻人能够轻松参与到潮玩文化中。
袁枚告诉我,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精致不是烧钱,是懂挑豆子的鲜。
在社交方面,袁枚的哲学也十分值得借鉴。他开放随园办“文人轰趴”,连扫地僧都能入园听诗,活成古代版“文化沙龙主理人”。他打破阶层界限,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高雅文化。
在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壁垒。这与泡泡玛特打造的潮玩社群,让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因对潮玩的热爱聚集在一起,分享交流相似。
活法启示录
在搞钱与精致的人生方程式里,李渔与袁枚交出了截然不同却又互为镜像的答卷。
李渔的实用主义搞钱逻辑深谙“技能变现&市场嗅觉”的乘法法则——科举落榜后,他将戏曲创作、小说编写、书肆经营等技能模块精准焊接到市民文化需求上,以《闲情偶寄》的“结构第一”创作原则直击观众笑点,用《芥子园画谱》的通俗化出版打开市场,最终实现“卖文为活”的商业闭环。
他的精致哲学是“功能+审美”的加法运算,就像设计“暖椅”时既要满足烤火储物的实用需求,又要嵌入“壶中天地”的美学巧思,在巴掌大的芥子园里打造出性价比拉满的生活范式。
面对内卷,他甩出“不考科举又如何?我写段子也能买房”的硬核宣言,活成职场斜杠青年与自媒体创业者的古代原型。
袁枚的仪式感哲学则是玩转“影响力&社交裂变”的流量密码——33岁辞官后,他以随园为文化IP,通过开放园林收费参观、举办文人雅集制造话题、收徒著书构建传播网络,将个人声望转化为“流量经济”。
他的精致公式是“本味+仪式”的黄金配比,《随园食单》既强调“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的食材本真,又讲究“火候须知”的烹饪仪式,在“鲜食”美学中完成轻奢主义的古典诠释。
面对体制束缚,他抛出“不当县令又怎样?我开民宿照样封神”的洒脱回应,堪称文化KOL与生活方式博主的鼻祖。
这两组公式穿越三百年仍闪烁着智慧光芒:李渔教会我们用市场思维拆解技能价值,袁枚示范如何将个人品位转化为社交货币——原来搞钱与精致从不是对立命题,而是懂得在实用中锚定价值,在风雅中创造流量的生活智慧。
现代生存选修课
搞钱人必学李渔三招
第一招:反脆弱思维。
科举失败就转型“编剧+导演+出版商”,现在叫“主业+副业+睡后收入”组合拳。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要放就放会下金蛋的篮子。
第二招:用户思维。
写戏曲先想“观众爱不爱看”,现在叫“先抓痛点再谈情怀”。李渔创作戏曲时注重剧情结构与趣味性,以吸引观众。管你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有人买单才是真本事。
第三招:极简搞钱术。
设计“一物多用”家具,现在叫“低成本高回报”的创业逻辑。李渔设计的暖椅等家具,兼具多种功能,节省空间与成本。在现代创业中,许多企业注重产品的多功能设计与成本控制,以提高竞争力。
此外,精致党必收“袁枚三式”。
第一式:本味主义。
《随园食单》强调“鲜”,现在叫“拒绝科技与狠活,追求食材本真”。袁枚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摒弃过度加工。在现代饮食中,越来越多人崇尚天然、健康的食材,拒绝添加过多人工成分的食品。
第二式:反奢侈精致。
“豆腐得味胜燕窝”,现在叫“轻奢不是贵,是懂挑性价比之王”。袁枚认为美食的价值在于味道而非食材价格。买咖啡看豆种,吃沙拉查产地——精致是门技术活,不是烧钱游戏。
第三式:精神富养法。
33岁辞官追自由,现在叫“拒绝996,把人生过成诗”。袁枚放弃仕途,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情趣。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开始反思高强度工作模式,追求更加平衡、有意义的生活。不作公卿只缘懒——懒不是躺平,是懒得为别人的标准活着。
让古人智慧照进现实
凌晨三点改方案时,想想李渔“暖椅”里藏的炭炉——再苦也要给自己留点温暖;
打卡网红店时,学学袁枚“豆腐胜燕窝”的挑剔——精致从不靠标签堆砌。
搞钱要像李渔,把烟火气炒成饭;精致要学袁枚,给白米饭撒把月光。
这才是穿越三百年的活法:左手拿得起铜板,右手端得住茶盏,把日子过成俗中带雅的人间绝味。无论是李渔在商业领域的开拓进取,还是袁枚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都为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平衡物质与精神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这世上从来没有白走的路,哪怕高考失利、职场碰壁,只要像李渔那样把技能焊在市场需求上,像袁枚那样把热爱酿成生活仪式感,终能在俗常里种出雅趣,于烟火中炼就金光。
毕竟真正的人生爆款,从来不是试卷上的红勾,而是把每一个“没考上”“没做成”的岔路口,都走成自带流量的人生主场。
—— · END · ——
No.6463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知止斋主
1、不顾反对,找美国“帮忙”造弹药?菲副总统强烈反对:这还叫外交独立吗
2、腾讯开始出手:能写完植物大战僵尸无尽模式的AI有多强?,植物大战僵尸无尽模式真的无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