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400亿,宁波文具富豪娄甫君开始卖“谷子”了
作者丨万欣
出品丨牛刀商业评论
深耕文具行业数十载的得力“文具帝国”,以“一支好笔”成为几代人学生时代与职场生涯的标配。
然而,当电子屏取代了稿纸、无纸化办公重塑了职场,当Z世代为“颜值经济”买单、国潮IP重构消费逻辑。
这座曾以“性价比”和“渠道密度”筑起护城河的文具帝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寄予厚望的“谷子经济”水土不服,于是转型新能源寻求破局,得力的每一次转身都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在时代拐点上的挣扎与求索。
得力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天眼查显示,得力集团由娄甫君持股65%、娄甫安持股30%、娄安君持股5%。
当文具不再是必需品,当情怀难以支撑增长,这个曾定义“国民文具”的品牌,正站在重新定义自己的十字路口。
主业盈利疲软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文具行业,存量竞争态势愈发严峻。
2024年,整个文教办公用品制造业深陷困境,整体营收同比下降1.6%,得力文具作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主业盈利呈现出明显的疲软态势。
2024年得力的营收表现差强人意。全年营收为402.35亿,相较于2023年仅增长7.13亿元,增幅极为有限。其中,文具业务作为其主营业务,营收占比在60%左右,仍是营收的主要来源。
然而,传统文具业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增长遭遇瓶颈。
以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办公文具等传统品类为例,得力2024年书写工具实现营收24.29亿元,同比增长6.86%;学生文具实现营收34.71亿元,同比仅增长0.14%;办公文具实现营收35.72亿元,同比增长1.74%。
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考虑到市场整体规模以及得力自身体量的情况下,显得较为缓慢。行业整体出货量下滑,加上得力在传统文具市场份额拓展困难,使得营收增长动力不足。
同时,“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无纸化办公、学习趋势的兴起,导致市场对传统文具的需求出现结构性转移,进一步压缩了得力传统文具业务的增长空间。
文具行业市场头部集中度较高,得力作为头部企业之一,在如此规模市场下,这样的增长速度远低于行业发展预期。
并且,整个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出货量持续下滑。如从多家第三方物流平台针对文具运输数据统计发现,近三年文具整体出货量以每年5% - 8%的幅度下降,部分传统品类降幅甚至超过10%。
与此同时,得力在传统文具市场份额拓展举步维艰。在中低端市场,众多中小品牌凭借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大打价格战。
在高端市场,诸如日本百乐、德国辉柏嘉等国际品牌凭借优质产品与品牌影响力,牢牢占据高地,多重因素交织导致得力文具营收增长动力匮乏,进一步压缩得力传统文具业务增长空间。
“谷子经济”水土不服
以学生文具、办公用品为主的消费市场持续收缩,传统文具企业核心业务遭受巨大冲击,面对无法做大的蛋糕,寻求增量市场、吸引新用户成为文具行业的共同课题。于是得力将目光投向了“谷子经济”这一新兴领域。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689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率高达40.63%,且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为在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得力在IP矩阵布局上动作频频,联名了黄油小熊、蜡笔小新、全职高手、时光代理人等十余个头部IP,几乎覆盖了所有年轻圈层,推出了一系列联名产品,像黄油小熊联名款中性笔、蜡笔小新主题笔记本、全职高手周边文具套装等。
然而,得力在“谷子经济”领域的发展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从其IP转型的产品来看,联名款虽有较高溢价,以黄油小熊联名款中性笔为例,普通款中性笔售价2元,而该联名款售价达8元,溢价300%-400%,但高成本严重压缩了实际利润。
这些联名产品需支付高昂的IP授权费,占产品成本的15%-20%,同时为推广产品,得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直播营销,直播营销成本甚至占到售价的90%,使得本应盈利可观的联名产品,实际利润空间十分狭小。
IP库存风险也在得力的谷子经济产品上凸显。热门IP生命周期仅3-4个月,如时光代理人联名文具套装,在上线初期凭借IP热度销量尚可,但3个月后销量便大幅下滑。
而得力的加盟商多为中年人,他们对二次元文化及“谷子经济”理解不深,运营能力不足,在销售黄油小熊、蜡笔小新等联名产品时,难以精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和购买习惯,导致产品滞销。
大量未售出的联名款文具,如过时的全职高手周边文具套装,堆积在仓库和门店,不仅占用资金,还需支付仓储费用,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得力虽凭借多款IP联名产品进军谷子经济,但受高成本、库存风险及加盟商运营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在该领域的发展举步维艰,未能实现预期的增量目标。
跨界新能源寻求破局
在传统文具主业增长乏力、“谷子经济”探索遇阻的双重压力下,得力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而新能源领域的蓬勃发展为其提供了跨界破局的可能。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00万辆,同比增长25%,与之配套的充电桩市场需求也随之激增,2024年国内充电桩新增数量达180万台,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这样的市场前景吸引着得力投身其中。
得力选择从家用充电桩切入新能源领域,于2025年6月推出首款7kW功率的家用新能源充电桩。
从产品策略来看,其主打高性价比,7kW充电桩裸机首发价979元起,含30米安装服务的套餐价1669元起,较行业均价低约50%,例如小米同规格充电桩含安装服务价格在3700元左右,价格优势明显。
在性能上,该充电桩具备4G远程操控、19重安全防护、IP55防水等级等特点,兼容特斯拉、比亚迪等多个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试图以实用功能和低价策略打开市场。
然而,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得力的新能源跨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竞争格局上,充电桩市场已形成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专业运营商主导的局面,2024年特来电市场份额达28%,星星充电占比22%,而得力作为新入局者,品牌认知度不足,在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销量榜单中尚未进入前十,市场声量较小。
技术积累方面,充电桩涉及电力电子、通信协议等专业领域,得力缺乏相关核心技术沉淀,产品核心元器件依赖外部采购,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这可能影响产品的长期竞争力和迭代速度。
渠道与服务体系的适配性问题也较为突出。
得力传统的文具销售渠道以线下门店和文具批发市场为主,而充电桩销售需要对接新能源汽车4S店、物业等专业渠道,且安装售后需专业团队支撑,得力现有渠道难以满足需求,2024年其充电桩安装服务覆盖城市仅30个,远低于特来电的200个,服务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市场拓展。
截至2025年三季度,得力新能源业务营收仅占总营收的1.2%,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且前期研发和渠道建设投入较大,导致该业务板块暂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若得力能在技术研发和服务网络上持续投入,新能源业务或许能在未来成为其新的增长引擎,但短期内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对于得力而言,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布局。
既要通过精益管理改善传统业务的盈利质量,也要在新领域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无论是深耕文具赛道的创新升级,还是跨界领域的技术攻坚,唯有将资源聚焦于真正具备护城河的方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拾增长动能,让“文具帝国”的转型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2、知情人曝:释永信睡百万大床、一口茶上千元!这次他还能翻案吗?,释永信有钱吗
3、茶咖日报|彭博:星巴克CEO正努力重振中国市场的销售,星巴克ceo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