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机器人“朋友圈”后,京东首次阐述具身智能背后的思考
中国人工智能,再一次成为世界焦点。
智能机器人,再一次成为“燃爆”全场的明星产品。
作为大会的“老朋友”,今年京东带来了全新升级大模型品牌JoyAI,并全方位展示了京东在多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加速走向深度应用。从能高情商交互的人形机器人到企业高定的时尚数字人主播,从重塑企业工作流程的智能体搭子到低门槛、高可用的智能编码助手,深度应用正在重塑人工智能生产力。
“现在每家都有一辆车,以后也许每家都会有一个人形机器人或者其他更多形态的机器人。”在今年大会上,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对观察者网等媒体表示,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场景,走向陪伴、服务等生活场景,规模上将扩大一两个数量级,对用户体验影响也是最大的。
具身智能应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早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何晓冬就在与观察者网对话时表示,未来通用人工智能有两个方向要走,一个方向是多模态,大模型必须具有视觉能力,未来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延伸向嗅觉、触觉;另外一个方向是走向具身智能,包括机器人、机械臂、无人车等,让通用人工智能走向物理世界。
那么何为具身智能?
在何晓冬看来,从广义上来讲,智能和物理机器的结合,包括两足人形、四足狗或其他形态,都属于具身智能的范畴。但如果要更确切地定义它,那么具身智能需具备三个核心模块:
3、调查报告:上海中小企业营收整体保持稳定,上海中小微企业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