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价格战熄火后,外卖三巨头如何打“留量战”?

时间:2025-07-27 07:45 作者:知秋YM

价格战熄火后,外卖三巨头如何打“留量战”?

文/窦文雪

编辑/子夜

一场轰轰烈烈的外卖大战,在7月份上演。

7月初,社交平台中就流传着一些自称是外卖小哥的博主发布的视频,他们声称,已经接到通知,所有骑手全体待命,因为史上最大力度的“外卖大战”就要开打了。

在消费者们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询问“如何领券”的时候,外卖平台的“疯狂星期六”开始了。

图源微博热搜

在过去的两个周末,淘宝闪购、美团外卖两家外卖平台都拿出了大力度的补贴政策。用户每天点开平台APP就可以看到一连串的红包到账通知,还有平台放出多张咖啡茶饮0元通兑券、推出随机抽取“免单卡”的机制,这些都很难不让消费者心动。

不过,在狂欢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很多消费者感受到的优惠力度并不明显,几乎每个“外卖大战”推广帖的下方都有用户在询问“在哪里找入口”。

部分参与其中的商家也颇有怨言,声称在平台大战时发放的满减红包需要商家承担部分金额,因此压力很大。

最终,这场持续了两周的大战在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三家外卖平台之后,逐渐恢复了平静。

如今,各家平台的订单恢复正常值,像是平台们“花钱白忙一场”,实则大战之后,如何留下用户、将吸引来的用户引导到哪,才是真正考验平台运营能力的时候。

从三家平台“战后”的动作,就能看出“疯狂星期六”并不是一场单纯的价格战,京东在7月22日宣布正式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旗下七鲜小厨也正式开始营业;美团官宣了拼好饭万家品牌计划。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则是背靠阿里的平台矩阵,继续维持近期的线上电商与线下连通动作,此前,淘宝已经把盒马增加到了一级页面,还正在布局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逐渐向能包含衣食住行的大消费APP转变。

战争从单纯的价格,蔓延到了供应链、非餐饮类战场,这也意味着,三家的战争,激烈程度还会持续。

1、“冲单”始末:三家平台开启了一场压力赛

想追寻这场外卖大战的起因,可能要从今年2月说起。

彼时,京东上线外卖业务,直接在京东APP首页设置了一个“秒送”的一级入口,一边用“零佣金”的政策吸引商家,另一边又用喊出品质外卖的定位吸引用户。

很快,京东外卖成了外卖市场的一条“鲶鱼”,其订单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突破了百万。

从4月开始,另外两个平台也先后加入了战场。 美团在 4 月 15 日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 

此后一场有关骑手的“争夺战”也打响了。4月21日,京东启动了超时订单免单政策;4天后的25日,饿了么优化了骑手权益,逐步取消超时扣款;美团也在5月1日接连给骑手发福利,例如推出2亿元劳动补贴、骑手跑单即可获得订单激利、免除骑手使用外卖柜的费用等等。

赶上4月的尾巴,阿里旗下的饿了么和淘宝先后“行动”。饿了么启动了“超百亿”补贴,淘宝在APP首页开放了“闪购”一级入口,至此,淘宝闪购正式加入到“外卖热战”中。

而在7月的这场“价格战”之前,三家外卖平台就已经被五部门约谈,如今战况再起,先行动的是淘宝闪购,且发力点已经从餐饮扩大到了即时零售。

7月2日,淘宝闪购启动了为期12个月的500亿元补贴计划,平台中开始出现“满25减20”“满22减18”的券,且不限于餐饮,还可以购买日用百货、新鲜果蔬、3C产品等。

到了7月12日,战况升级。

美团APP会自动弹出外卖活动入口、页面正下方设置了“膨免单”入口,点击进入可领取膨胀优惠券、搜索“神枪手”和“特价团”甚至可以抢购低至0.01元的商品。

淘宝闪购是在页面中间添加了“天天必得18.8元红包”的横幅,在右下角也可以抽免单机会。

左为美团膨免单界面,右为淘宝闪购首页界面,图源美团APP、淘宝APP

而京东秒送的参与度不高,页面中就只有20元外卖百亿补贴券。

也是美团和淘宝闪购的战报发得更频繁,美团在7月5日刚刚发布即时零售订单破1.2亿单的战报,随后就又在7月12日实现订单量突破1.5亿;淘宝闪购也在7月12日实现了日活增长15%。

大战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市场中的声音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一边是订单量大涨的平台和“薅到羊毛”的消费者在狂欢,另一边则是部分商家在吐槽利润受到了挤压、很多消费者没有感受到明显优惠力度,以及市场对于“内卷”乱象的担忧。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有商家透露,积极参与平台补贴活动后,会在美团外卖、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的即时需求标签下,看到其零售品牌店居于显著位置。

但如果承担的补贴过多,无疑会对利润造成影响。比如此前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就曾透露,“‘超级星期六’我们没跟(参加),因为外卖大战给商家带来的其实都是低价单。”

由于并不是全平台的商家都有参与,再加上很多优惠券的获得需要额外点击进入固定的界面,因此有消费者并没领到券,也没感觉到明显的优惠。

而网传的“0元购奶茶券”实则是仅限到店取,如果消费者选择配送则还需要支付配送费用,有些店铺还设置了起送金额,0元产品还要搭配其他产品一起购买才能配送,因此很多点了单的消费者没到线下领取饮品,导致了浪费。

不过,这场大战没持续多久,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要求外卖平台理性竞争。

尽管如此,平台间的明争暗斗似乎也没有真的退潮,三家平台显然都已经准备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竞争了。

2、价格战之后拼什么,才是关键

实际上,“价格内卷”并不是三家平台的本意。

就像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所说,“我们不想卷,我觉得这样卷没意义。”京东也明确对外表示,这次“0元购”等外卖补贴,京东完全没有参与。

在京东趟入外卖这滩“浑水”之前,行业已经普遍认为餐饮外卖行业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国际证券报告显示,2024年餐饮外卖规模约为1.5万亿元,预计2025年增速为10%,线上渗透率为26%。

想在一个增长空间并不高的市场里靠价格战吸引关注,显然不能长久,这一点,每一家平台都知道。各家之所以还会发起如此大规模的降价,是因为新的战场已经从餐饮转变到更大的范围——即时零售,每家平台也都有自己的短板要补。

京东近期动作频繁了起来。最有代表性的动作就是其在7月22日宣布启动“菜品合伙人”计划,推出“七鲜小厨”门店,做起了餐饮店生意。

“菜品合伙人”计划,简单来说就是招募各地的餐饮品牌或个体厨师,给“七鲜小厨”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研发,竞选成为菜品的合伙人,可直接获得100万元。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实则是一次供应链模式的创新,七鲜小厨就相当于一个美食仓,吸纳了全国各地的餐饮配方后,由门店制作成成品,再通过京东的影响力与配送体系,分发到消费者手中。

在京东官宣这项计划的当天,全国首家“七鲜小厨”就在北京正式营业了,后续,京东计划投入10亿元现金用来招募“菜品合伙人”,还计划将在3年内,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在全国范围建设超10000个“七鲜小厨”。

七鲜小厨门店,图源京东黑板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与京东不同,已经在餐饮外卖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的美团,在餐饮外卖上更多的探索是如何做好“质价比”,既给消费者提供更优惠的餐食,又能保证商户的利润。

7月22日,美团官宣了拼好饭万家品牌计划,称拼好饭将引入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

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打消消费者对于低价餐食质量不佳的顾虑,更多优质品牌加入会让用户更信任拼好饭。

而拼好饭的模式是通过标准套餐、薄利多销、集中配送的方式帮商家降本增效,因此每单的利润都是确定的,反而不会对商家的利润造成挤压。

根据美团的披露,目前入驻拼好饭的餐饮品牌已经超过了5000个。为了吸引更多品牌商家入驻,拼好饭还会为参与“万家品牌”计划的商家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等。

图源美团拼好饭官方微信公众号

京东和美团都开始在具体业务上发力,或是想趁着补贴大战的高关注下,为业务吸引更多用户,而最先发布500亿补贴政策的饿了么,其目的在于给淘宝闪购打配合,因此淘宝闪购实则还在谋增长的阶段。

根据其此前发布的战报,淘宝闪购日订单数从5月底的超4000万,增长到6月底的超6000万,并在7月达到超8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另据淘宝闪购公布的数据,平台新注册商家超过24万,大部分为中小商家;骑手数量整体同比增长78%,其中众包骑手整体增长120%;活跃稳定的众包骑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因此,价格战背后,三家平台实则重点并不同,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它们最终要追求的,不只是餐饮品类的订单增长,而是抢到整个即时零售的蛋糕。

3、非餐饮类商品是新的战场

不管是京东入局外卖、还是美团和阿里系官宣即时零售品牌,最终三家平台的推广方法,都是让高频的餐饮类商品更实惠来吸引流量,带动低频的非餐饮类商品,强化非餐饮类商品的存在感。

而在过去几家平台发布的战报中,这种方式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美团在7月5日公布的即时零售单日订单首次破亿,其中有2000万单来自非餐饮品类。

7月14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破8000万,其中非餐饮类商品订单占比超16%,超过1300万的非餐品类订单中,数码配件、休闲零食、粮油米面等订单同比增超300%,3C数码类订单增长了一倍。

关于京东,虽然我们没有查询到其有关非餐饮类的战报,但因为京东入局外卖行业的布局,截至6月27日,其即时零售订单量已经超过了每天2500万单。

除了通过餐饮类商品引流,三家也在加速非餐饮类赛道的布局。

其中,美团正在建立一个自营的“动物园”生态,先后推出了小象超市和歪马送酒,后续还会推出新的生鲜超市平台快乐猴超市。

有消息称,快乐猴超市的定位就是硬折扣模式,对标阿里旗下的盒马NB,初步定下的开店目标是1000家店。也有消息人士透露,截至7月15日,快乐猴已经签约了大约10家门店,首店预计8月29日在杭州拱墅区开业,预计在2025年年内会开出10家左右。

而阿里系和京东也分别在发力。

自去年10月开始,饿了么就计划在未来3年推出10万家近场官方旗舰店,主打“品牌直营+快速履约”的模式,串联线下门店,让零售品牌可以在饿了么开店统一运营。

阿里系平台矩阵也在近期加速了联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联动是一方面,还有此前,淘宝将盒马的入口放在了APP首页,这一举动也被视为是在用淘宝闪购以及淘宝本身的流量,为即时零售业务引流。

京东旗下的即时零售超市京东七鲜也在加速扩张。此前,京东集团就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京东七鲜今年将加速推动“1+N”模式在华北区域落地生根,计划于年底前达成京津地区的全覆盖。

时至今日,外卖平台已经突破了曾经只聚焦餐饮的局限,很多电商渠道产品的运输周期进一步被缩短,“万物皆可外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因此,“疯狂星期六”的背后,实则是三家平台在供应链与时效性上的进一步较量,这次即时零售的竞争,也将逐渐告别价格战,转向更多维度的比拼。

Top

1、Win 11升级这个劫,我是非渡不可吗?

2、高关税振兴铜业?美国铜商当头一棒:没能力,还是会运往中国,金属铜进口关税

3、体育生读完研究生出来和本科有什么差别,体育生读完研究生出来和本科有什么差别吗

小编推荐

当前文章:http://www.share.floome.cn/VJQ/detail/aunthu.html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发表
取消
知秋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