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14:46 作者:流云飘风
【职业背债人的深渊】
当“用身份换百万”的诱惑摆在面前,有人甘愿吞下“职业背债”的诱饵。近日,北京商报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监管部门多次警示风险、警方持续打击整治,但这条“职业背债人”灰色产业链却依旧在暗处猖獗滋生、蔓延不止。
在中介“资金周转”“征信修复”的伪装下,农村户口、无子女、患重病者等社会关系薄弱的群体被重点标注,成为这场骗局首选的“猎物”。中介通过伪造收入证明、房产材料等虚假资质包装客户,再从银行套取贷款,随后按比例分成,“职业背债人”可拿到30%—50%的金额。
然而,这看似诱人的盈利背后,是沦为“老赖”的沉重代价,“职业背债人”不仅无法乘坐高铁、飞机,可能丧失社会福利,征信还会留下永久污点,最终只会让参与者在债务与失信的双重枷锁下,于大数据时代寸步难行。(北京商报)
1、琉球原住民数量太少难以“复国”。成立“琉球研究会”可能另有考虑?
2、支持警方通缉19名外逃乱港分子!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声明,2019香港逃犯条例
3、国务院国资委推动 AI 开源创新重要成果 焕新社区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