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9 14:56 作者:花开两生
晨枫:欧盟对中国的三重定位,就像同时亮起了红黄绿灯……,欧盟对中国的意义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冯德莱恩在结束了中国行之后,紧接着就与特朗普签订了贸易协定,不仅同意输美商品被征收15%关税,还将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以及总额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7月24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北京出席第25届中欧峰会。REUTERS
“新三国”时代:中欧关系怎么了?
美国、欧盟、中国是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政治、经济、文化力量,英加日韩澳新挂靠美欧,印度、俄罗斯等统统划入“其他”。
在三国演义里,蜀国由于诸葛亮、五虎将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曹操及其大军是邪恶的象征,孙权和周瑜则是逐小利而忘大义的鼠辈。这是文学作品带来的刻板印象,现实要更复杂也更干巴巴一些。在美中欧里,魏蜀吴分别是谁呢?
在中国视角里,自己是最弱小的蜀国,最充满智慧和能打只是文学比照的副产品,但也符合中国人的自我定位。美国毫无疑问是魏国,实力强大,到处霸凌。欧洲则是吴国,趋炎附势,见利忘义。
在中美大竞争的当下,双方都在争取欧洲,欧洲认为这是机会。问题是,中国希望拉上欧洲对抗美国,美国希望拉上欧洲对抗中国,而欧洲呢?
欧洲本以为可以吃完中国吃美国、吃完美国吃中国,突然发现两头受挤、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中国对中欧关系突然走入深水区缺乏心理和物质准备的同时,欧洲对美欧关系突然走向深水区同样缺乏心理和物质准备。
欧洲早就接受了世界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现实,但Pax Americana与Pax Europa是相容的,不是相斥的。欧洲比美国先由俭入奢,对中国更是高高在上。但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突然长成了房间里的大象。欧洲以为“条条大路通向美国”,但现实悄悄变成“条条大路经过北京”。在新冠期间,欧洲突然惊觉自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之深之广,而“去风险化”根本推不动。
还有一些介于“农业欧洲”和“工业欧洲”之间的国家,比如法国,一方面有空客、雷诺、道达尔等,另一方面是酒类、香水和化妆品、奶酪、食品出口大国;荷兰有飞利浦和壳牌石油,但奶酪、花卉和球茎也是出口大国,荷兰的金融和服务也很厉害,有KPMG、ING等。
欧洲奉行福利主义,通过财富再分配提高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幸福感。这样的社会经济生态一方面抑制创业和发明,另一方面需要少数高税收产业供养全社会。这是手停口停的社会经济生态,所以欧洲对涉及经济基础的“侵略性”特别敏感。
2、“贫穷是英国殖民的遗产,不是印度教文明的宿命”:印度官员的话语构建
3、但凡看过历史都知道,佛教从来不是什么清修之所,而是藏污纳垢、男盗女娼的地方